【財政預算案2019】擬購物業作社福用途 團體:當年售予領展「自食其果」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03/03 17:26

最後更新: 2019/03/03 17:31

分享:

分享:

社總內務副會長黃旭熙指,十多年前領匯上市時集資約250億元,持有900多萬平方呎物業,但今日以200億元只能購買40萬平方呎處所,形容為「自食其果」。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財政預算案建議撥款200億元,在3年內購置60個物業作社福設施用途,惟有意見批評此舉有「官商勾結」、利益輸送之嫌。

商舖買賣及資產管理公司創辦人李根興在港台節目《城市論壇》表示,安老院、幼兒園等設施多使用地舖經營,現時商舖市場每年成交額約為400億,政府分3年投放200億入市,金額非常大,認為必定令舖市上升。

他又稱,政府的計劃相等於平均用3億元購買一個物業,平均呎價達4萬元,直言「中環甲級商廈都買到」。

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內務副會長黃旭熙指,社福界對於預算案建議感到無奈,十多年前領匯上市時集資約250億元,持有900多萬平方呎物業,但今日以200億元只能購買40萬平方呎處所,相等於失去800多萬呎地方,形容為「自食其果、自作孽」。

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日前稱,回購領展物業可能性近乎零,關注家居照顧服務大聯盟副主席李鳳琼質疑,元朗、天水圍等新市鎮是否足夠商舖地方,「到時啫係又要同某間公司買」。

李鳳琼又指,長者護理服務需輪候39個月,護養院則需等23個月,總等候人數逾7000人,往往等到離世都未能接受服務。她指增加中心是好事,但政府沒有提及增加服務資源,擔心即使有地方,服務亦未能追上。

香港保護兒童會總幹事蔡蘇淑賢表示,估計本港仍欠缺300間幼兒中心,相等於150萬平方呎處所,而現時服務輪候時間約為9至15個月,形容「排極都排唔到」。她認為政府不應「為買而買」,要以填埔服務需要為先。